?
“史上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法》出台
2014年4月,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新《环境保护法》在多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环保工作从以经济发展为先的被动治理转变为确保生态文明的主动防护;监管模式从点源污染监管转变为面源污染监管;对于公司污染主体而言,引入“按日计罚”概念,罚款总额上不封顶;治理环境不作为等官员将引咎辞职……
环保倒逼机制,促进防水产业转型升级
如此严格的新《环境保护法》的施行将对防水行业造成何种影响?有专家表示,新环保法将成为一柄挥向环境污染的“利剑”。根据新环保法,污染公司违法成本大大提高,由此可形成环保倒逼机制,促进防水产业转型升级。
沥青卷材公司,烟气治理势在必行
近10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全国兴建了一大批的基础设施和楼房建筑,防水行业也迎来了好的的发展良机,而沥青类是其中应用量较大的。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高工巢文革说,沥青类生产中因大量使用沥青、滑石粉等原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沥青烟、工业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痴翱颁)污染,这些污染物直接排放会严重影响环境,因此提高污染物的收集率和去除率,减少沥青烟、粉尘、痴翱颁等污染物排放量,保证从车间排放的气体能够达到甚至高于国家环保标准,是防水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并有待极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张勇博士也表示,沥青生产公司废气全面治理,包括原材料运输、装卸、储存,沥青改性,沥青涂覆,喷砂,产物贮存五个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和粉尘污染的治理已势在必行。
政策法规密集出台,防水公司再不改变将退出
据统计,我国有生产许可证的大大小小防水公司近1500家,此外还有很多黑工厂和小作坊。
一些生产公司,一般都是远离人群,有的在工业区,有的在农田里。那些非常重视环保的防水公司,绿树成荫、车间洁净,没有难闻的气味溢出;但也有公司生产时会有沥青味道弥漫出来,更不用说一些防水小作坊生产会散发出刺鼻的味道,遭到周围居民投诉。
根据2013年实施的新的《建筑行业准入条件》第四条规定,易产生烟气、粉尘等污染物的原材料在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当采取密闭措施;改性沥青类(含自粘)的沥青搅拌罐、浸油池和涂油池应配置沥青烟气处理装置等。按道理来说,有生产许可证的公司应该具备了良好的沥青烟气、粉尘等环保处理能力,但为什么一些改性沥青生产公司总是有难闻的味道溢出呢?
有业内人士一语道破了天机:生产工厂都有环保设备,一般的环保设备都是采取活性碳吸附,用不了多长时间,活性碳就需要更换,成本比较高,所以有些公司的环保设备平时根本不打开,只在检查的时候打开应付一下。这就是典型的用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利益。
部分公司一时的短视却有可能给整个行业带来压力。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建筑防水行业特别是沥青基产物,环保节能的压力日益增强。随着大气污染和环境不断恶化,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与条例,来控制和治理严峻的环境问题。防水公司特别沥青的生产公司,已经被一些地区列为专项治理的目标。如为减少工业公司排放笔惭2.5,北京市要求,2015年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沥青公司将逐步退出北京。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城市对沥青公司的生产作出限制,如果防水行业公司再不作出改变,行业将无处可退。
国外公司证明,沥青防水公司污染可控
沥青公司其实是可以和居民友好相处的。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曾提到过一件事情。2012年6月份,朱冬青理事长和防水代表团参观了日本较大的防水公司——田岛屋面材料株式会社的沥青卷材生产车间、聚酯胎基生产车间。他发现,由于田岛建厂较早,随着经济的发展,早年的边沿郊区变成了城市中心地带,田岛的工厂已经被团团包围在居民楼中,甚至相邻居民楼的窗户离工厂的墙壁只有几米远。然而,卷材工厂与周围居民相安无事,和谐共处。原来田岛工厂采用了高品质的石油沥青,生产时的窗户是密闭的,沥青烟气和粉尘被高效的环保设备吸走,通过一个半米厚的玻纤毡过滤,这样排出去的空气就没有了味道。田岛工厂在屋顶上做了种植屋面,公寓高层住户还可以欣赏漂亮的屋顶草坪。
日本田岛工厂用他们的亲身事例证明,沥青防水材料生产公司的大气排放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前提条件是对环保设备的高投入。
我国一些防水公司,率先实行环保处理成行业典范
新的《环境保护法》标志着我国“向污染宣战”迈出以法保护环境的重要一步。面对如此严厉的法律规定,防水公司特别是沥青生产公司的污染治理已是迫在眉睫。可喜的是,北京东方雨虹、广东科顺、广东dafabet大发_dafabe大发下载、深圳卓宝等行业内大的已经走在前列,配备了先进的环保处理设备。
如广东dafabet大发_dafabe大发下载等,均投资数百万元安装了沥青烟气净化处理装置,提高了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能力。所有成型生产线、搅拌罐等产生的沥青烟气和高分子卷材的少量烟气,都通过密闭收集送入烟气处理装置,保证烟气不外溢。烟气处理装置通过冷凝、吸附、除味等工艺,根据烟气的不同特点分别对成型生产线和搅拌罐产生的沥青烟气针对性进行处理。卷材和涂料生产过程采用循环水冷却,无污染、零排放,彻底避免二次污染。生产线和工厂区域内几乎没有异味,烟气处理达到行业领头水平,受到当地环保部门高度评价。
还有一些中小防水公司也在加大环保设备的投入,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非固化、高铁专用、高速易拉盖等高新项目,杜绝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营效益。
科研院所加入研发,推进治理速度
一些科研院所也积极投入到沥青烟气的处理的研发当中。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研究所,依托建研院的技术研发优势,组建了一支由防水专家、研究员、博士、硕士研发队伍,与防水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奥贰笔威普”国内首套高效沥青烟气处理装备,并应用到多家大型防水公司中,效果显着。
相关专家指出,随着环保形势日益严峻,防水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也与日俱增。一方面,环保高压态势下防水公司生产成本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逐步提高的环保要求能倒逼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同时淘汰一部分环保不达标公司,对于行业整体和长远发展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也有人士表示,防水行业还远没有摆脱粗犷型管理和能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生产模式,这在一些中小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新《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将为防水行业提供了一个被迫改变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机遇。把握机遇,防水行业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